面对全球碳中和目标,玻璃幕墙正从建筑的“能耗黑洞”转型为“绿色发电机”,一场建筑外立面的技术革命已悄然到来。
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的浪潮中,玻璃幕墙作为现代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其技术创新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能耗水平与碳足迹。据统计,建筑全过程的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51%,而门窗能耗就占建筑能耗的50%。
传统的玻璃幕墙因其较差的保温隔热性能,一直是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然而随着材料科学、光电技术和智能控制的发展,2025年的玻璃幕墙节能技术已呈现出革命性的突破。
光伏幕墙技术:从耗能到产能的颠覆
光伏幕墙技术(BIPV)完美解决了建筑美学、能耗与太阳能利用之间的矛盾,将建筑外围护结构转变为可持续的能源发生器。
湖南大学与深圳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型动态垂直光伏一体化建筑围护结构(dvPVBE)具有非凡的灵活性,能根据天气变化调节百叶角度和位置。
研究团队针对dvPVBE的不同应用场景,提出了三种分层控制策略:发电优先(PGP)、自然采光优先(NDP)和节能优先(ESP)。
实际模拟结果显示,在北京地区应用dvPVBE可提供办公室全年能耗的131%,与静态光伏百叶窗相比,年净能源产出至少提高226%。
耀皮玻璃集团推出的BIPV发电玻璃则展现了光伏幕墙在建筑美学上的突破,其产品已成功应用于雄安华能总部,包括超大尺寸拼接BIPV、扇形BIPV和弯弧BIPV发电玻璃等多种规格。
光伏幕墙技术尤其适合现代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广泛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如今不仅能实现引人注目的建筑美学效果,还能显著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真空复合PVB夹胶玻璃:超薄与超节能的完美结合
真空复合PVB夹胶玻璃以其卓越的保温性能和极致轻薄的特点,正在重塑玻璃幕墙的节能标准。
传统技术路径为达到低传热系数,不得不采用“四玻两腔”甚至“五玻三腔”的复杂结构,导致玻璃总厚度轻易超过50毫米,对建筑结构造成巨大负荷。
真空复合PVB夹胶玻璃则通过核心的“真空层”彻底消除了空气对流和传导传递的热量,传热系数(U值)低至0.4W/(㎡·K),仅用“三片玻璃+真空层+PVB”的简洁结构,就达到了传统厚重玻璃组才能实现的保温效果。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种玻璃的总厚度可以控制在19毫米左右,大幅减轻了建筑主体结构和幕墙支撑系统的负荷。
兰迪机器攻克了真空玻璃与PVB胶片复合的技术难题,采用特殊的高压釜工艺,实现真空玻璃与PVB胶片的全方位、无死角完美粘接,保证了幕墙应用的安全性。
电致变色智能调光玻璃:建筑皮肤的“智能变色龙”
电致变色智能调光玻璃突破了传统玻璃的静态局限,实现了对太阳光谱的动态调控,为建筑提供了自适应气候条件的能力。
最新的双波段电致变色智能窗已能实现在辐射制冷和太阳能加热模式之间的动态切换,对太阳光谱(0.3-2.5 µm)和中红外光谱(2.5-20 µm)进行双向动态调制。
这种智能玻璃的太阳反射率可在87.9%和19.9%之间变化,中红外发射率可在90.6%和10.8%之间调节。
研究模拟表明,在建筑中应用这种电致变色玻璃,结合特定气候运行模式,最高可节省50%的年度采暖、通风和空调能源消耗。
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致变色玻璃市场规模已高达18.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2%以上。建筑幕墙仍是当前电致变色玻璃的最大应用场景,占整体需求的67%。
深圳某科技企业的专利技术通过实时监测用户行为优化控制策略,使电致变色玻璃的能耗降低约28%,展示了智能化控制的节能潜力。
太阳能光-热-电有序利用技术:太阳能的全频谱智慧管理
太阳能光-热-电有序利用技术通过对太阳能不同波段的精准捕捉与分配,实现了对太阳能的梯级利用与柔性调控。
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此项技术实现了对太阳能的分波段有序利用:紫外线(280nm-380nm)用于消杀、可见光(380nm-780nm)用于采光、可见光+近红外(500nm-900nm)用于发电、近红外(780nm-2500nm)用于产热。
该技术还研发了光热解耦、电致变色、自适应调节多功能智能调控玻璃窗,解决了传统玻璃幕墙冬夏季功能不可调的问题。
针对地下空间采光差、综合能耗高的问题,该技术还开发了具有光热解耦功能的太阳能光导管采光系统,实现了太阳能采光的同时降低空调冷负荷。
此类技术已在北京冬奥会、深哈产业园等多项工程中应用,展示了其在多样化的建筑环境中实现节能减碳的效果。
超低能耗玻璃与通风节能窗系统:被动式设计的主动解决方案
超低能耗玻璃技术与通风节能窗系统结合了被动式设计理念与主动调控能力,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的方向。
耀皮玻璃的超低能耗玻璃系列具有高透过率、高遮阳系数及低U值的特点,其获奖产品——渐变镀膜超低能耗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低至0.68 W/(m·K),节能效率较常规产品提升30%。
研究人员基于双层皮通风幕墙结构,开发了外置光伏百叶通风节能窗,充分利用遮阳百叶与光伏发电优势,高效实现采暖、发电与采光,营造舒适的室内光热环境。
研究表明,整个夏季使用这种外置光伏百叶通风窗的房间相较于普通双层玻璃窗房间更为舒适。该系统可节约33.90%空调能耗的同时产电84.69 kWh。
综合测算显示,相较于普通双层玻璃窗,外置光伏百叶通风窗系统综合节能达34.64%-56.48%,展示了巨大的节能潜力。
未来,随着“超低能耗+可再生能源+碳汇” 模式的推广,玻璃幕墙将不再是建筑的能耗薄弱点,而是成为建筑的绿色能量屏障。
建筑的外表皮正从静态的屏障转变为动态的、响应的界面,一个由智能玻璃幕墙定义的建筑新时代已经来临。